第295章 糟心的惊喜-《汉明大黄袍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哦。院长你也早点睡哈。”老孔打着哈欠,感觉莫名其妙,便下楼了。杨帆站在明窗前,若是在都市,现在这个时候,还是灯红酒绿,烟火繁华之时。城市的夜生活,才到最尽兴的时候吧。可他放眼望去,灯火无几,看上去似一片无星的黑空,与天相映。

    他吃了口馒头,呢喃道:“也许,这个时代,真的不需要那些操蛋的玩意儿吧。”他想了很久,想到曾经的一个笑谈。假使伽利略、牛顿、爱迪生活在中国古代,能不能探究、发明出那么多东西来。

    答案是否定的。

    以前杨帆可能有所怀疑,现在很确信。因为在这个农耕经济为主体的大国,每一个家庭,都是一个小的循环。他们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。只要没有外力来破坏,就会一直循环下去。如今,即使国难当头,但威胁的来源,还是自身的内部矛盾,以及同样落后的后金女真人。那么,即使短暂思潮的涌现,也会随着旧王朝的覆灭,新王朝的诞生,渐渐趋于原先那个小生态循环中。

    因为科学自然,它对于王朝统治没有帮助,所以,被遗弃在角落。随之,中华民族就这样由大国,在几百年的时间里,逐步沦为没落的王朝。

    桌上的油灯跳动几许。杨帆坐回到桌前,想着,如果这是时代,开满了工业的工厂,在木质的红砖黑瓦中,亮满了白炽灯。或者说,在东街西巷跑满了小轿车。且不论它的油,它的电,从哪里来,也不论是否能制造的出来。

    单单就穿着大褂,开着轿车,在充满着工业气息的街巷中,读着四书五经。这是农耕时代的进步还是破坏呢?或许想得有些多,但是他觉得很有必要,对这个时代负责。一个思想还是停留在三纲五常,君为天的王朝,它真的很在乎有蒸汽,有电力吗?

    或许,更多的是注重温饱吧。

    “真是糟心啊。”杨帆吹灭了烛灯,一股蜡油味儿,久久鼓入胸腔,令他难以安眠。辗转反侧间,东方既晓。就在翌日的清晨,杨帆带着黑眼圈,坐上马车,准备往庄园补觉时,两位故人,带着一个惊喜,却在不器书院扑了个空。(未完待续。)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