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4章 官场闲语-《汉明大黄袍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徐骥眉头有些忧色。前几日自家老父气色刚刚好转。今日准备上朝是,看到屋门口贴的这张讨杨贼文,气得一下子又病倒在了地上,直呼小人当道,颠倒黑白。礼部左侍郎孔贞运凑过来。看到徐骥正拿着那张讨贼檄文,便道:“听闻徐阁老今日看到此文,一怒之下气倒在地,不知有无大碍。”

    徐骥瞥了一眼孔贞运,自己素不结党,与孔贞运更是没有什么来往,拱手道:“不劳孔侍郎挂念,家父无什么大碍。”

    “那便好,那便好。徐阁老乃朝中肱骨重臣,连他看到了凌河伯所作所为。都气得倒在了地上,看来这一次凌河伯真的做得有些过分了。”孔贞运呵呵一笑。

    徐骥走出轿子,摆了摆自己的腰带,道:“家父直呼小人当道,乃是说某些小人,颠倒黑白,搬弄是非。都能把除害说成杀良民了,真是可笑。”

    孔贞运呵呵一笑,道:“是非曲直,公道自在人心。天下人怎么说。那便是什么。如今全京城的人都唾骂凌河伯杨帆,目无王法,杀人无道,那便是他的罪过了。即使山西九族之人有过。何至于灭杀全族之人吗?连家丁、下人、妇孺都不放过,这还有人性吗!”

    “那依孔侍郎的意思,这些人都不该杀?”

    “自然不该杀。我等身为大明臣子,若是连这都可以容忍,还有什么不能容忍。”他有些忿忿道。徐骥轻哼一声,也不接话。径直离开。而在另一方站着的六科官员,更是已经到了怒发冲冠的地步。

    早朝还有一段时间,奉天门前成了他们的演说场地。兵科给事中,时光亨当初也是参与弹劾杨帆一事最起劲的人物。此事手背拍得啪啪直响,喝声震天,道:“此等不忠不义之人,圣上竟然不与严惩,还要封赏,难道还有天理吗?”

    “老夫早就递交弹劾奏折,里边将凌河伯杨帆犯下罪条悉数罗列,当初游街闹事,老夫就启奏要诛杀此人,没想到这个祸害毒瘤,遗留下来。现在酿成山西惨案,实在是悔不当初啊!”

    “时公说得正是。今日若不诛杀此人,我等真的愧对圣上,愧对社稷,愧对大明江山啊。”一边同僚应声和道。
    第(2/3)页